【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萨义德“理论旅行”的基本观点,完整而清晰地呈现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际遇,从被译介到解读和接纳,以及引发异见,直到*后被应用。本书的研究表明,对于晚清中国来说,《人权宣言》不仅仅是一个“舶来品”,也不仅仅是一种“非我族类”,而是事实上已经逐步融入晚清中国的话语、思想文化和法政结构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其*根本的含义,就是它的“入中国”以及“中国化”。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 天人断裂: 《人权宣言》来到晚清中国的场域 第二章 “人”的可能: 晚清中国对《人权宣言》的初识 第三章 在迎拒之间: 晚清中国对《人权宣言》的态度 第四章 他者的力量: 晚清中国对《人权宣言》的应用 结语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