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怀念旧版

首页 私法动态 私法名家 私法研究 私法讲坛 私法茶座 私法书架 私法课堂

>   私法书评   >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三卷)主编絮语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三卷)主编絮语


发布时间:2004年5月17日 徐国栋 点击次数:4321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三卷)主编絮语
                                                                 徐国栋
  
  本卷收18篇文章,比上卷所收文章多,总字数也是30万字多一点,每篇文章都没有上卷的那么长,但我对本卷的内容十分满意。
  在"罗马法研究"栏目中,我们首先登载了萨萨里大学教授弗朗切斯科·西尼的"罗马宗教-法律制度中的人和神"一文,这填补了一个空白。罗马法在我国,是被当作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理解的,然而,在古罗马人的意识形态中,他们的城邦是人神混居的世界,神-人相伴相依――神因人的血祭而强壮;人因神的护佑而强大。因此,法律的另一方面的重要使命是调整人与神的关系,维持与神的和平。没有对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形态的理解,我们就无法理解罗马人的这样的法学定义"法学是对神和人的事务的认识"(J.1,1,1)。"神事"的地位甚至排在"人事"的前面哦!因为神的态度决定公共安全,在这个意义上,关于神事的法是公法(乌尔比安说公法的内容有"圣事"、"祭司"和"长官"3个方面。D.1,1,2);关于人事的法是私法。西尼教授是意大利著名的罗马神法专家,在这方面颇多著述。感谢他的此文对增进国人对罗马法的另一面之了解的贡献。
  贝特鲁奇绝不放过本论丛的任何一期。这次又奉献了"保护与企业主缔约的第三人制度的起源"一文,把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历史上溯到了古罗马。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此文看到罗马法中存在系统的代理制度(其中包括委托授权的公示制度和复代理制度)甚至客观责任制度。读了这些,我们不得不产生"阳光之下无新事"的感想。
  迪里贝尔多教授的"关于时下对十二表法的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一文是为我于2001年11月29日在罗马一大作的学术报告"十二表法在中国"所作的一个导言,不能与此文相伴发表的我的这一文章的中文本"对十二表法的4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将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迪教授的文章尽管很短,却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它提出了一个惊天的疑问:我们现在经常阅读和援引的的十二表法是否它在十人团立法后的形态?我们必须注意到,近代以降的学者对十二表法的整理以部门法观念为基础,各表的内容按不同的法律部门或同一法律部门的不同分支组织,然而,是否公元前6世纪的古人就有了部门法的观念?我对民法史的研究(参见我的《民法的名称问题与民法观念史》,未刊稿)告诉我,部门法观念的出现时间不到300年。因此,迪里贝尔多教授的观点尽管在世界罗马法学界还少有人接受,但它一下子就让我接受了。
  顺便指出,迪教授是十二表法的专家,曾经任卡利亚里大学教授,写了两本关于十二表法的专著。1999年,他作为当时的意大利共和国司法部长来中国参加第2届罗马法大会。斯奇巴尼教授把他介绍给我时,我为他的十二表法专家的身份吃了一惊,心想一个5000字左右的十二表法怎么能作为终身的事业?他随即送给我的著作《还原十二表法的素材》(441页)部分地消除了我的疑惑。会后我就成了他的十二表法的中译本收集人了。同时由于这个机缘,使我窥见了十二表法的深邃,我也因此在意大利同事的帮助下为这一法律增添了一个新的中译本,并且在厦大花多个课时在《罗马法史》课程中讲授这一法律,已经形成了4万多字的对这一法律的评注。不了解这些,就不知国外罗马法研究的细致和深入!
  本卷临时增加了"罗马法传播史研究"栏目,意图对罗马法传入中国的历史作一总结,顺便也总结一些类似国家这方面的历史。感谢包括95岁老人周枏先生在内的同事们提供的支持,我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一栏目可以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罗马法传入中国的过程的研究,包括前4篇文章;其次是罗马法对传入俄罗斯的情况的研究以及对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南斯拉夫的罗马法教学情况的介绍。
  王健是近来法学界脱颖而出的学者,对西法东渐史卓有研究。他的"罗马法传播中国文献稽考"一文对罗马法最初传入中国的历史作了研究,把国人知晓罗马法的时间框定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如此,罗马法在中国的传播史至今不过138年。在这一期间,一些重要的专名译法屡屡变迁,堪称趣话。例如,在王君的此文中,优士丁尼就分别以"入斯底安尼"(从法文音译)、"邱斯基尼恩"、"遮司替尼安"(此两者从英文音译)、优斯启利安(可能从俄文音译)4种形式出现,非通晓多种欧洲语言者不能确定它们指称同一人。还有,我们熟悉的特里波尼安,在王君收罗的近代文献中分别成了"翟利破尼"和"退破尼乌";恺撒成了"责撒尔";裁判官成了"臬宪";承审员成了"谳员"......令人忍俊不禁。看来,在"查士丁尼"的译名产生之前还有好多译名呢!自从黄风带领我国学者抛开中介语言直接通过拉丁语"接通"罗马法后,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我们采用"优士丁尼"的正确译名,此举在今年年初的翻译研讨会上遭到包括贺卫方在内的一些学者的反对。如果放眼历史,会发现"查士丁尼"的译名并不长久,完全可以新的正确译名取代它。
  王君的文章还追溯了中国的罗马法教学史,发现近代新设的诸大学几乎都有罗马法课程,但见诸记载的教材、教习却屈指可数,由此合理怀疑当时各高校为了胡弄教育部虚设课程,此一推理也解开了我心头的疑案:哦!原来留传的教学计划表等资料不可全信。君不见当今为了过评估,许多高校不是挑灯夜战伪造教学档案吗?此风由来有自,何足为怪哉!
  王君介绍的两篇附文可以作为相隔近百年的当代罗马法研究的参照系。我惊讶地发现,我近来完成的"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的技术和内容的影响"在1933年的《法律评论》上有其对应物"希腊哲学对于罗马法之影响"。近年来,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易继明先生倾力研究大陆法系的希腊源头,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推进(参见其博士论文"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然而,我们在王君介绍的资料中惊讶地发现,上上个世纪末的人们经常这样说:"罗马之王也,其政又本之希腊,希腊所有制度,则又自埃及天方诸国,以渐而西者也"。嗟乎!古人不惟追溯罗马制度于希腊,且进一步追溯于埃及也。这种见识当令我们汗颜。由于文化遗忘之经常发生,有时返顾本民族百年前文献或可帮助我等寻找有价值之研究方向也!
  周枏先生的"我与罗马法"一文衔接王文,介绍周先生本人与罗马法接触并传播这种法的个案,为珍贵的史料,是一位95岁的老罗马法学者对其事业的奉献,为此我们感谢周教授,并祝他安康幸福。从这篇文章我们新知道了还有路式导、徐铸等罗马法学者。老先生写作名著《罗马法原论》的过程和曲折的出版经历:抗战的爆发、左倾运动使这本书的出版推迟了60年,令人嗟叹!我们现在能用到这本良书,要感谢安徽大学的惊人识见和良好的学术组织。周先生乃一代宗师,中国与意大利建立起学术联系之前的罗马法教师,大都出自其门下。
  周老文章中提到陈朝璧先生著名的《罗马法原理》一书源自其比国老师底柏里埃教授的讲义,这是当时留学生回国后一种通常的著述方法,不足为怪。一本洋老师的笔记养活一个中国教授终身,也不足为怪。然而,这本1937年出版的书仍然被大陆人经常阅读和援引,并且据说在台湾至今重版,更有甚者,有人将此传为佳话,此乃大怪与大不幸也,无非说明台湾罗马法学术在65年的期间内无进步而已!
  谢邦宇教授的"罗马法在中国的传播"一文把我们带入了罗马法在中国传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革"前阶段。感谢谢老的文章,我们看到了1962年罗马法教学在北大的昙花一现。当时的高教部把罗马法看得何等地高,要求课程的承担者掌握5门外语:拉丁语、英语、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俄语、法语[1],这种要求至今仍可对新一代罗马法学者提出来。但可惜谢老承担的使命夭折于法律虚无主义的寒流之中。
  丁玫的"优士丁尼的《民法大全》与中意法律文化交流"一文开始叙述改革开放以后罗马法在中国的传播史。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成果丰硕的时期,罗马法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最顺利的阶段。其成果是延长了中国民法学者的知识链条:如果说此前不专攻罗马法的民法学者的民法史知识往往只到德国法为止,那么,此后的非专攻罗马法的民法学者具有充分的条件把自己的知识链条从德国法再往前延伸到罗马法。这种知识的扩张的效应已经体现在中国民法典的起草争鸣中:在日耳曼学派学者的声音的旁边,终于有了拉丁学派学者的声音,相信后一种声音会随罗马法的进一步成功传播而扩大。
  哈书菊、夏启明的"罗马法对前俄罗斯立法影响的历时性审视"一文必须与贝特鲁奇发表在本论丛第1卷上的"

来源:

版权声明: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

上一条: 美国侵权法精要--柯恩卡《侵权行为》中文影印本前言

下一条: 评介哈特《法律的概念》一书的“附录”

版权所有:中国私法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私法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7-88386157